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上,昆明市作為全國五家代表省(市)之一,從探索整合模式、創新監管體制、推進政務服務與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一體化等作交流發言。
服務大局
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昆明市站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社會管理、實現跨越發展的高度,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投資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一網四中心’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贏得全市干部群眾和社會好評。”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昆明市的發言如是表述。
此次大會上,昆明是全國五個代表省(市)的典型之一,其余四家為安徽、湖北、廣東、貴州,昆明是唯一的省會城市代表。基于不同的省情、市情,幾個省(市)有不同的探索和創新,也取得了不同的成績。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始終圍繞服務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決策,以“全國叫得響,云南爭第一”為目標,重點推進政務服務與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一體化”,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改善營商環境,讓普通群眾真實感受到辦事越來越便捷,讓更多企業選擇到昆明投資。
服務無止境,改革無終點。下一步,昆明將以“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投資服務+黨群服務”為抓手,加快推進“審批一顆章”“政務一張網”“服務一條龍”“辦事跑一次”“政務第三方評價”各項工作,為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政務一張網”
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是群眾關注的熱點。為推動這項工作,昆明市制定出臺了《關于昆明市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投資服務黨群服務”的實施意見》,完善以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為核心、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為樞紐、村(社區)為民服務站為節點的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構建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及9個縣級交易分中心組成的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體系。
此外,著力推進“政務一張網”建設,實現政務服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投資服務平臺、黨群服務平臺一體化網上服務平臺整合。應用“互聯網+”思維,2012年底,昆明在全國開創了應用PPP模式建設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平臺先例,建設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實現公共資源全區域、全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實現與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省公共資源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數據同步、信息共享。
與此同時,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與政務服務平臺、投資服務平臺、黨群服務平臺融合互通,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系統與政務審批系統、投資項目審批系統、云嶺先鋒黨建綜合服務平臺系統整合,實現各類政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數據信息的共享共用,確保項目真實性和合規合法性,做到交易項目從立項審批到交易各個環節全程可查,全流程在線監督,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政務體系,形成“一網四中心”政務服務新格局。
公共資源交易
多元監管防范風險
為進一步優化機制,我市先后制定出臺《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昆明市公共資源電子化交易管理辦法》等10余項公共資源交易和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公共資源交易多元監管機制。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和監督管理的體制機制,形成市政務服務局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進行統一綜合監管、各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對本行業交易活動進行行業監管、對主管交易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管、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承擔服務職能的監管服務機制。
此外,在政府部門之間,實現交易項目審批與交易平臺的“管辦分離”、交易項目審批與交易代理的“管采分離”,實現決策權、執行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機制,確保各部門權責清晰、監管規范;在系統內部,通過三大平臺分離,封閉隨機抽取專家,數字證書CA角色定位,規范各參與主體的職責權限,有效遏制信息越位和權力干預問題。通過數字證書全面應用、招投標文件范本模版化格式化、建立企業基礎信息系統、標書分析對比技術等手段,實現監督管理與交易服務相互分開,交易平臺與交易代理相互分開,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監管”和“主辦”的分離,變“一元監管”為“多元監管”,構建嚴密高效的政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網格化風險防控體系。
“四中心”融合
讓交易效率最大化
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優化關系到整個營商環境的營造。2015年9月,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正式掛牌,將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委員會辦公室機構、職能、人員并入市政務服務局(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融合審批協調、服務保障、交易管理、市場監督等職能。
此外,將土地和礦業權交易中心交易職能、人員,劃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整合分散的交易市場,實現建設工程招投標項目、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設和貨物服務采購、各級政府采購項目、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交易、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及政府控制或主導的特許經營權轉讓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統一進場交易、統一信息發布、統一規范流程、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監督管理,形成政務服務管理局、政務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投資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的“一局四中心”格局,實現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服務、投資服務、黨群服務全面融合,充分發揮資源的聚合效應和平臺的放大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政務服務的效率最大化。
2017年12月,身在貴陽市的評標專家與身在昆明市的評標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通過電子評標系統,順利完成了全國首例跨省兩市異地評標,進一步提高了評標效率和評標質量,增強了評標的客觀公平性和公正性。
來源:昆明市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