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寧夏2023年電力中長期交易方案和有關事宜進行了明確,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更具創新的改革舉措,推動我區加快電力中長期交易步伐。
我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目前,發電裝機容量占區內市場發電裝機容量的58%。與此同時,受新能源發電間歇性波動性等因素影響,寧夏電力系統面臨供需緊平衡、早晚高峰有缺口、新能源消納困難等諸多挑戰。近年來,我區持續深化推進寧夏電力市場改革,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優化配置作用,促進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與以往年度方案相比,2023年寧夏電力中長期交易方案從全面市場化、小時分段簽、日融合交易、拉大峰谷差、強偏差結算、統籌區內電、促儲能交易、100%綠電交易等八方面進行了探索、優化和完善,創新建立了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多種能源協同發展的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根據2023年方案,寧夏將持續深化電力中長期市場連續運營,按照“中長期穩預期、現貨發現價格”原則,實現“年+月+日滾動”交易時序全覆蓋,發揮中長期市場“壓艙石”作用,全力推進分時段交易,實現分時段組織、分時段計量、分時段結算,以時段交易價格引導用戶主動削峰填谷,促進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實現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的高效銜接。
2023年,我區將進一步放開發用電計劃。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等優先保障用電需求及對應安排優先發電計劃之外,全區工商業用戶年度用電量和發電企業發電量將全部進入市場,市場交易電量占寧夏電網售電量的86%,這一市場化電量占比將位居全國前列。
中長期交易將從過去的按峰、平、谷三類時段電能量交易,向按日細分至24小時時段的電力交易轉型,引導各市場主體根據自身發電特性和用電需求合理參與分時段交易,形成分時段交易價格。這一舉措,將有利于我區電力資源的時間、空間價值在中長期市場中得以凸顯,促進與現貨市場的高效銜接。同時,將系統峰谷價格交給市場形成,通過拉大峰谷價差,實現資源更優化配置。
在以煤電為主的傳統電力市場中,系統調節能力主要通過輔助服務市場實現。新能源企業與其他電力用戶作為“輔助服務價格接受者”參與市場,存在參與系統調節意愿不強,系統調節能力不能充分釋放等問題。隨著我區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高,系統平衡壓力越來越大,系統對調節資源需求持續增加。“2023年我們按日連續滾動開展分時段融合交易后,既會充分考慮發電側新能源發電預測周期變化,也會兼顧需求側電力用戶提前調整生產計劃的用電變化,采用經濟手段引導用戶錯峰,高峰時段不用電還能有錢賺。同時支持儲能、虛擬電廠等新興調節資源獨立參與市場交易,提升電網調節能力。”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這些舉措將為我區新能源企業與電力用戶參與系統調節定價開辟通道,以市場化手段引導更多資源主動參與源網荷儲高效互動,構建更加適應新能源發展的電力市場機制。
此外,為進一步支持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升級和清潔低碳轉型,2023年方案提出允許電力用戶以年度用電量的25%為基準與新能源企業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賦予云計算和風電發電機生產,多晶硅、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儲能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水制氫生產等新興產業綠色電力的應用優先權,與新能源交易比例可提高至50%,同時還可以通過綠電交易進一步將綠色用能比例提升至100%,實現零碳生產。
這些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實施,將推動寧夏在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方面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記者 楊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