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tube最新做受69/男人手机天堂/av在线不卡电影/69av在线播放 - av字幕在线

  
  

銅陵:“三化”舉措打通交易監管脈絡

所屬行業:所屬地區:安徽 發布日期:2018-03-23 17:45:58

近日,安徽省銅陵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召開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工作新聞通氣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銅陵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含樅陽縣、義安區)共完成交易項目2205項,成交額103.04億元,同比增長23.93%,節約資金12.97億元,增值3.06億元。銅陵市持續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體制改革,以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服務標準化、監管智能化為目標,加快推進交易平臺標準化建設,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監管服務水平。
 推進電子化,建立“隔離帶”
 交易電子化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在推進電子政務改革、優化發展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方面的必經之路。2017年12月5日,銅陵市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銅采商城”正式上線運行,公管局將通過提供多種采購方式,簡化交易流程,豐富供應商和商品種類等方式不斷對商城功能進行完善和更新。現今,市、縣(區)交易平臺“四大類”系統已完整上線,全市交易信息通過銅陵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實現“一網式發布”,市縣一體電子化平臺建設推進順利。各類交易數據嚴格按照國家數據規范標準,同步上傳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網,市級平臺所有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項目全部實施全程網上交易。
 公管局在構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不斷完善電子監管平臺并聯審批、電子監察、項目監管、數據分析等系統功能,探索建立交易數據庫,充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公共資源交易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進行電子技術防控。同時,運用信息比對技術,實現交易過程異動情況自動識別、提前預警,使交易環節更加透明。借助電子化手段,整個交易流程全部實現網上運行、電子留痕,對人為干擾、暗箱操作、圍標串標等行為進行了有效“隔離”。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交易數據內涵信息及各要素關聯性進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監管部門把握市場主體交易行為規律,有針對性進行在線預判和動態預警。此外,投標文件的模板化、評標軟件的應用,推動實現了全程無紙化,減少了專家評標過程中的主觀因素,使交易過程更加透明、交易結果更加公正、交易行為更加規范。
 據公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管局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依托,推動大數據分析結果按權限分層級對社會、相關部門公開,完善與稅務、工商等部門數據交換機制,為相關方提供數據服務,網上運行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得到提高。
 完善標準化,筑好“防火墻”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2017年,銅陵市公管局注重推進平臺標準化建設,制定出臺了《交易平臺服務細則》和《市場導則(服務指南)》,讓交易行為都有章可循、有規矩可參照。《細則》對平臺服務內容、流程、手續、時限等進行了全面梳理,統一制定了服務標準,規范了專家抽取流程,清理了涉企工程建設項目收費,取消了非國家強制許可類資質門檻,嚴禁設置注冊資金、規模條件以及“廠家授權”等不合理條款排斥潛在投標人,積極倡導零星采購網上競價和商城直購,尊重市場規律。
 公管局還制定了《銅陵市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目錄》,與行業管理部門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審批、資質資格、交易、履約、信用獎懲、違法違規等信息互通機制;各類交易信息除在法定媒體及時公開外,同步推送至省監管平臺、銅陵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等,并通過APP、微博、微信等平臺拓寬信息公開渠道,加強主動服務,接受社會監督。
 結合交易全程電子化工作的推進,銅陵市公管局進一步優化了招標文件備案流程;在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全面推行使用標準文本(示范文本),建立了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制度,就資格條件、評分辦法、業績等方面內容作出禁止性規定;為降低低價中標和圍標串標的風險,按照開放性和易用性原則,對原有的總價雙控評標辦法進行改良,并在多個項目進行試行,效果良好。
 在統一電子交易平臺的基礎上,統一了市縣兩級交易流程、交易規則、評標辦法、專家使用管理辦法、監管規則。銅陵市公管局按照安徽省發改委要求,注重實效、市縣一體的原則加大制度清理規范工作,開展第二批制度規則清理。對未經審查的制度規則文件進行全面梳理,市級修改保留制度文件10份、廢止4份、新制訂3份。對樅陽縣、義安區上報的26份規范性文件開展審核,廢止13份、修改保留13份。采用市縣統一規則后,樅陽縣G335、G347、義安區玉帶河整治、濱湖置業裝飾等重點項目,交易秩序平穩,效果良好,受到社會各方認可。
 提升專業化,打造“陽光屋”
 專業化服務是交易提質增效的重要一環。銅陵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積極探索對中介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等服務對象的場內表現建立記錄評價機制,確保專業服務、守法誠信。
 針對重點項目,交易中心在標前主動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業主單位對接,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咨詢,2017年組織重大復雜項目招標文件會審和專家咨詢論證60多次,有效提升了招標效率。此外,公管局會同市住建等部門推行工程建設領域銀行保函等非現金保證金交納方式改革,積極探索工程建設保證金差異化管理,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銅陵市公管局對監管內容、方式等進一步明確,制定監管清單并面向社會公布。將代理機構選擇權、定標權、保證金收退等權利依法歸還給招標采購人,并落實“權力下放”,將集中代理的政府采購、土地等項目交易文件由信息發布前備案改為發布后備案等。
 按照“兩隨機一公開”的原則,公管局強化日常監管和動態預警,同時將監管重心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標中安排執法人員加強對開評標現場的巡查,實現監管無空檔。
 公管局還牽頭開展了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專項整治,加強對交易和監管數據的統計、分析,建立健全異常情況反映、問題發現和督查反饋機制,共發出交易預警20余次,下達督查意見函30余份。通過事前預警,有效減少了投訴發生,截至目前,受理投訴較去年同期下降27%,有效整頓了市場環境。
 通過電子化、標準化、智能化“三化”舉措,銅陵市公管局打通了交易監管的脈絡,確保了各項工作透明、高效、有序推進。
來源:《公共